第六时限 > 升学资讯 > 高考日语 > 正文

选择日语代替英语高考的优势有哪些?

来源:第六时限
日期:2021-08-25 15:21:26
浏览次数:1592

日语和汉语同根共源,日语相对容易学习和理解日语和汉语同根同源、源远流长。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母国”,“有唐一代”的文化哺育了日本,这在日本民众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共识。在日本,“遣唐使”一词妇孺皆知。那么这跟选择日语代替英语高考的优势有哪些有什么关系呢?且听第六时限小编给您说说。

日本文化的雏形正是通过派往唐朝的使节对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据日本特别早的文学作品《古事记》和日本特别早的正史《日本书纪》记载,汉文和汉语在公元四五世纪左右大量传入日本,日本人根据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分别创制了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使日语有了完整的表计体系,日语代替英语高考变得简单起来。在读音方面,日语词汇中仍然保留有“音读”,也是由古代传入日本的汉语词汇发音演化而来。

如“椅子”的日语发音[いす],据考证和我国宋代“椅子”的发音近似;在词义方面,很多日语和汉语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学校”“学生”“友人”“资料”等词汇,在词形和词义上都完全相同,这为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日本一边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一边输出“混血”文化而形成日本文化的逆流,这对现代汉语产生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由日本创制的如“电信”“铁道”“哲学”“主义”等词汇,由日语转换成汉语而被中国文化所吸收,这对我国现代汉语词汇的扩大有着重要意义。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在日本动漫文化风靡中国大陆的同时,“亲子”“违和感”“可爱”“御姐”“正太”“宅男”“萝莉”等这些源自日本动漫中的文化元素,成为我国网络流行语,又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汉语,从而丰富了汉语,增添了汉语的现代感和时髦感,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鲜活的色彩。

据新华网(2020 年 2 月 4 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在对华新冠疫情援助中,日本人民表现积极,举动温暖人心。日语代替英语高考也就变得顺势起来,日本各界表现出的精神风貌,无论是民间的自发援助,还是地方政府的对点支持,无不是对中日两国同根共源、一衣带水的特别佳注解。日本在向我国各地捐赠抗疫物资时,其深厚的中文造诣也让人惊叹不已,使人久久地沉醉在诗词盛宴的香气中。

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盛唐时日本长屋亲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同气连枝”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等优雅动人、应情应景、意蕴悠长的诗句的贴切运用,第六时限表示,这不仅表达了日本人民的大爱与深情厚谊,日语代替英语高考,也充分体现了日本人深厚的中文造诣和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密不可分。可见,用日语高考的优势原来有这么多。

免费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