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相继发布通知,明确自 2026年起,高考外语听力部分第一节录音将由播放1遍调整为播放2遍。同时优化听力内容,保持总时长约20分钟不变。这一改革举措,在高考外语圈引起广泛讨论,尤其是高考俄语生们如何应对高考俄语听力改革呢?第六时限给大家备考建议。
浙江地区通知:

黑龙江地区通知:

高考外语听力改革
此次改革的核心目的是 “进一步统一规范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形式,有利于考生在听力考试中发挥良好水平”。长期以来,高考外语听力第一节仅播放一遍的设置,让不少考生因一时的注意力波动、设备适应等问题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成为影响考试发挥的隐性门槛。将第一节录音播放次数调整为两遍,给予了考生更充分的信息捕捉机会,能有效降低因偶然因素导致的失分风险,让考生的真实听力水平得到更准确的体现。
从科目覆盖来看,改革涉及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外语语种,体现了高考对外语学科多元发展的重视,也为选择小语种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考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考试环境。
但是,也有声音说,同样的时间20分钟不变,第一部分的高考俄语听力听2遍,是不是意味着听力语速变快?其实不排除这样的可能,这就要求大家在高考俄语听力备考时,加强训练,比如第六时限高考俄语老师常常给考生们倍速播放听力,提高大家水平。
高考俄语听力备考技巧
在高考外语听力改革的背景下,俄语考生可结合 “播放两遍” 的新规则与俄语学科特点,从以下几方面针对性备考:
1.夯实语音基础,攻克辨音难点
重视字母发音与语调:俄语字母发音具有独特性,如清浊辅音、软硬音的区别(如п/б、к/г、т/д等),考生需精准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规则,尤其注意易混淆音素。同时,关注俄语的语调特点,不同语调在疑问句、陈述句中的变化,这对理解语义至关重要。
积累连读、弱读现象:俄语口语中存在大量连读、弱读情况,例如前置词与名词的连读(如в школу读成 [вшколу])。日常训练中要多听原生语料,熟悉这些语音现象,避免因 “听不清” 而误解内容。
2.结合 “两遍播放” 优化答题策略
第一遍:抓框架、记关键利用第一遍播放快速梳理对话或独白的主题框架,记录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可借助简单俄语缩写或符号,如кто(谁)、когда(何时)、где(何地)),对答案进行初步预判。
第二遍:补细节、验答案第二遍播放时,重点补充第一遍未捕捉到的细节,如数字、原因、目的等,同时验证初步答案是否准确,尤其注意否定句、转折句中的语义变化(如не、но等词后的内容)。
3.聚焦题型,针对性训练
对话类题目:关注对话双方的身份、关系及谈话场景(如商店、学校、医院等),熟悉不同场景下的常用表达,例如购物场景中的 “Сколько стоит...?(…… 多少钱?)”“Я хочу купить...(我想买……)”;校园场景中的 “Когда начинается лекция?(讲座何时开始?)” 等。
独白类题目:培养抓主旨的能力,留意开头和结尾的总结性语句,同时关注时间顺序、逻辑关系(如因果、并列),可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梳理信息脉络。
4.丰富语料输入,提升语感
多听原生资源:推荐收听俄语新闻(如 “今日俄罗斯” 俄语版)、俄语有声读物、影视剧片段等,熟悉不同语速、口音的俄语表达,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
精听与泛听结合:精听高考俄语听力真题或模拟题,逐句分析语法、词汇和语义;泛听则用于拓展知识面、培养语感,可选择兴趣类内容(如俄语歌曲、脱口秀)。
5.强化词汇与语法的听力应用
高频词汇优先掌握:重点记忆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场景中的高频词汇,如方位词(влево/вправо 左 / 右)、时间词(сейчас/завтра 现在 / 明天)、情感词(рад/печален 高兴 / 难过)等,这些词汇在听力中出现频率高,是理解内容的关键。
语法点在听力中的识别:关注俄语的时态(如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格的变化(如名词变格、代词变格)对语义的影响,例如动词时态可帮助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名词变格可明确逻辑关系。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这场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变化,扎实提升听力核心能力,才能在 2026 年及以后的高考外语听力考试中从容应对,交出满意的答卷。
第六时限也将持续关注高考改革动态,为考生提供专业、及时的备考指导,助力大家在高考征程中乘风破浪,圆梦理想院校。有任何关于高考外语学习的问题都可与来咨询第六时限哦(v:diliushixia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