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时限 > 升学资讯 > 教育访谈 > 正文

蔚蓝对话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广融教授

来源:第六时限
日期:2021-04-13 18:06:47
浏览次数:1903

云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创建于2004年,在近20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日语专业开创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教学之路,向社会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早在2002年初,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广融教授开始着手参与并主导云师大筹建日语系的工作,范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递交比较完整的可行性调查报告之后才获批。

这不禁令小编想起了蔚蓝第六时限平台的创建,在第六时限高考日语上线前做了大量关于高考日语的调研、学习和总结。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却是十分值得的,不然也换不来第六时限高考日语蓬勃发展的今天。那么现在小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范广融教授的故事。


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广融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广融教授

印象:城市与年代

蔚蓝日语教育:您自小生长于昆明,这座城市寄托着您怎样的情感?作为78级大学生,自己对当年的高考又有着怎样的印象?

范主任:我本祖籍宁波,抗战时期父辈迁至昆明定居,自己就出生在昆明,也算是地道的昆明人。这里地处西南,民风淳朴,自小生长于此,在历经着城市变迁的同时也将自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脉搏之中。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坚守着这座城市,与之同呼吸,共荣誉!

1978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里有两届学生入学,77级是1978年春天入学,而我算是78级的,入学时间相差半年,是秋天入学。与77级不同的是,这一届学生是全国统招的,但两届大学生都于1982年毕业,所以,自己也应该算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在77、78级大学生中,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磨练。我也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放到了农村,在一边劳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得就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推着自己去想要学点东西,因为经常会想到当时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在看书?但那时在农村很难找到可以读的书,但凡有的话就一定会把它读完,虽然当时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直到自己考上大学有了更多的书可以读。

因为当时没有上过中学,对大学几乎没有概念,回城后再考大学就感觉自己很盲目。不敢报数理化方面的专业,外语专业更是想都不敢想。好在自己当时比较喜欢看书、写东西,就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也不知道外省都有哪些学校,就报了三所云南本地的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现云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结果被调剂到了四川外国语学院,专业也变成了日语。有资料统计,当年报考的学生有610万人,最后总共录取了才40万人,录取率很低的,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很意外,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转变:乘势而为

蔚蓝日语教育:您1982年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做翻译工作,当时主要与日本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后来又是为什么离开了呢?

范主任:大学毕业回到云南,被分配到了云南省农科院,那时候农科院和日本联合开展一个20年的水稻合作项目。虽然专业上比较对口,入职后是做翻译,但是当时学校学到的的东西还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因为全是农业专业词汇,还不是语法上的问题。还得从头再学习农业知识,就这样边学边翻译,足足工作了五年。后来考虑到自己不是搞科研的,只是做翻译,只相当于别人的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将来也有一个考量,觉得就算做到老,可能还是一个翻译。恰逢当时市里要成立旅游局,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外语人才,就参加了当时最初的公务员考试。

 

蔚蓝日语教育:1987年,您进入了当时的昆明市旅游局、昆明风情国际旅行社工作,当时旅游日语方面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范主任:当时,昆明当时还没有旅游局,先成立旅游局,后来又建立了旅行社,旅游局跟旅行社是政企合一。自己当时也算是旅游局和风情旅行社的创始人之一了。那时候就想趁着年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把旅行社做好。因为那时候昆明也就三四家旅行社,而那时候旅游也正好开始热起来,虽然云南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来旅游的人却源源不断,自己也是满怀热情地去做。那时候来云南的外国人中,日本人是最多的。在那个年代会说外语,能够在景点上给外国人做导游在别人看来是涉外交流,是件很风光的事,能接外国旅游团的话好像就更高人一等了。

当时与日本的交流不是很多,第一是没有太多的渠道,第二就是受政治的影响,因为文革的阴影在当时人们的心里还没有完全褪去。记得当时我在农科院的时候,日本也派研究人员人过来,待一、两年,然后再回去交换,当时他们向我们要个地图都不敢给。受这种影响,一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有大的突破。80年代也有一些民间交流,像昆明和日本的藤泽是友好城市,当时友好城市的民间团体来访问的时候,我们旅行社也会参加一些接待,但哪怕只是参观一下学校,我们也要上报给外事办公室审批,很麻烦。但民间的这种交流,有很多是通过这种关系发展起来的。

 

蔚蓝日语教育:1990年您进了昆明市外事办公室工作,之后又做过4年的云南民族学院外事处任副处长,10年的外事工作经验对后来的日语教育工作有何影响呢?

范主任:外事工作跟旅游局最大的不同在于原则的把握上是不一样的,旅游局是要尽量能让客人满意,外事工作除了要让自己接待的人满意,还要把握住原则,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点都不能说。既要坚持原则,做好工作,把好外事关,又要维护好与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走“平衡木”,这是很磨练人的。在经历这些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无奈,让人总是想着如何才能脱离开,但是当自己走完这条路,平静下来再回顾时,却又觉得这段经历又是非常珍贵的。在外办工作了五年之后,还是感觉作领导也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要想做些什么事,在个人的发展上有所成就的话,还是要当老师。为了实现这一想法,先是在当时云南民族大学一位领导的力邀下,调入该校外事处工作,但也没能实现往教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又过了四五年,就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不想再做外事工作了,还是想教书,经一位同学引荐加入了云南师范大学。

十多年的旅游、外事工作可以说对自己的人生影响还是蛮大的,期间很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做起,所以现在再接手一个新东西,即使不熟的领域,但我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是多年不同工作经历教给我的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与京都大学山岳学会交流茶道.png

京都大学山岳学会交流茶道 


建系:云师大新篇章

蔚蓝日语教育:从2002年起,您参与并主导了云南师范大学筹建日语系的工作,其间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范主任:才进云南师范大学时还只是担任二外日语教师,不到一年,当时的外语学院书记主张建立日语系,自己被委以重任。我从2001年开始参与创建日语系,但第一次向教育部申报没有成功,我们又重新做市场调查,重新写报告,这时,我们才把学校的日语定位偏向云南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由于做过旅游行业,所以我对旅游这一块比较熟悉。我们当时的调研紧跟云南省的发展脉搏,抓住三大块:第一是云南省政府确定长期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烟草;二是电力;三就是旅游。我们就首先从政策方面来说明现在旅游已经成为了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第二就是从客源方面去调查,以99世博会旅游高潮时的数据和旅游淡季低潮时的客观数据做参照,把来云南旅游的日本人的人数进行统计,然后按比例算出这些游客大概需要多少导游。最后统计出云南现在从事日语导游的人大概有多少。我们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递交了比较完整的可行性调查报告,这样的报告从审批者的角度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整个申请过程经历了三年的时间,2004年才顺利申请下来。 

                      

解读:教与学的新思维

蔚蓝日语教育:云师大日语教育非常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您怎么看?而且您授课深受学生喜欢,请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

范主任: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外语不等于简单地翻译,还包括很多文化上的差异因素。如果学生只学了外语而不重视文化的差异,也很难做好翻译工作。我们的对外交流较多,比如今年就多达12项。云南师大有一个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以前在做外事工作的时候就经常与他们合作。开始搞教学之后,就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参加的学生也不限于日语专业,学生们可以互相结对子。一些日本朋友来访,我也会邀请到学校顺便跟学生交流。友好城市的市民访问团来了,我也带他们到学校去,跟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是非课堂性质的教育,但这种课堂下的交流有时要比老师在课堂上讲更有效。

经与昆明市对外友协协商,其下属的(昆明藤泽)友谊馆成为了我们对外交流的基地,每两周在那里搞一次交流活动。平时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日本文化方面的东西,像日本的插花、日本的文化讲座、展示会或者折纸等。有时也把日企人员召集到一起,和我们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是校外教育的一种拓展。

校内课堂教育方面,按教学计划一周不能超过24学时,其中跟日语及日本文化相关的只有12—14节,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文化积累远远不够。对此,2008年,我们向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提出派遣志愿者教师的申请,利用志愿者教师来专门上一些很重要的拓展课,比如给学生介绍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概况、现状,还有就是进行日语能力考试的辅导,演讲赛及作文指导等。

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因为自己不是搞教学科班出身的,所以上课时可能就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按部就班的讲,我会把自己经历的一些有用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拿到课堂上来讲,而不是单纯的讲课本上的内容,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学生们都比较容易接受。

 

蔚蓝日语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云师大采取了怎样的有效措施来加强本校日语人才的竞争实力?

范主任:为了与普通日语教育相区分,现在云南师范大学日语系在基础日语、高级日语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添加了云南景点导游这门课,这也是我们跟外校的普通日语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另一方面,英语教育是从学生一入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三上学期,而相应的我们也开设英语导游云南的课。我们的学生今年参加全国导游考试的大概是15个人,其中会有四、五个人是考英语的,总体会有13个通过,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现在,云南省导游考试的参考资料是使用我们编的教材,我们还参与了云南省旅游局组织的导游考试培训,全国导游资格口语考试,为配合教学和云南旅游的需要,编写了日语版的《云南旅游》,从导游词的编写等方面切入进去,争取为云南的旅游事业多做贡献,这些方面也基本上体现了我们“日语+旅游”的专业设置上思路的正确性,同时,也确立了我们这方面的优势地位。

除了旅游日语以外我们还有是饭店管理之类的实用课程,因为有的学生他不愿意带团,那么他毕业以后可以到饭店去。另外还有一科是商务日语,如果想进日企,那就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了。

专业方面,感觉如果学生毕业以后打算留在云南,那他走上导游这条路的可能性比较大。即使初毕业时不是从事导游行业,也可能在经过一两年的沉淀以后会觉得做导游是他们的“救生圈”。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时间和精力上可以有比较大的支配空间。我们第一届毕业生21人,其中有12人去了云南各地的旅行社。

 

蔚蓝日语教育:除了要面向将来的就业市场,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您觉得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哪些方面?

范主任:学习要有一种坚韧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我平时上课的时候也会跟学生讲,现在学的东西不管以后是否用得到,都要立志把它学好,要学到什么程度,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这是狭义的立志,广义的立志还是怎么做个真正的人,所以我强调立志。我们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没有明确的志向,而且太现实。此外,因为同学中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在上大学之前可能很多东西他都没有接触过、见识过,那就需要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交流意识,塑造他们更完美的人格。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太封闭,要敢于挑战,敢于去尝试。


 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广融教授

范教授与演讲赛获奖同学合影

再突破:打造新辉煌

蔚蓝日语教育:恭喜云师大在2009年获得日语能力水平考试考点资格,而且2010年又出版了日文的《云南旅游》一书,该如何理解此书出版的意义?

范主任:申请这一资格时也经历了一些困难,之前就已经有其他学校申请过,但都没有获得批准。我们第一次申请也是被退回来了,但是我没有放弃,又写了一份更详细的可行性报告递交上去,通过努力终于获批,前后经历了近四年的时间。我们这个考点批下来以后,反响很大。这一资格的取得不仅填补了云南省的一个空白,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为云南的学生带来了方便,并且推动了我们其他活动的进行,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现在又有另一个日语考试项目也来我们学校设点了,韩语考点也于今年正式设点开考。

现在,每年在云南报日语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大概有100人左右,《云南旅游》这本书是我们日语系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晶,的确对考生们的考试会有很大帮助。还有就是我们的学生,其他一些开这门课的学校也会用这本书作为教材,也可以说是教学与应用上的一个突破。所以,算是做了一件于大家有意义的事情,我也觉得很欣慰。

 

蔚蓝日语教育:听您说正在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接洽西南首个派遣免费日语老师支教的项目,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范主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是直属日本外务省的政府机构,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国家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无偿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发经济及提高社会福利等为目的实施国际合作。其志愿者教师只能派遣到中国西部的公立学校,而且这个项目是要经过申请、多层审批通过后才能获得的。申请通过以后,JICA就会在日本国内挑选符合这个项目的人选,项目派出的人最长只能待两年,相关费用全部由日本方面出,包括他们的差旅费、工资等等,我们这边要做的是提供住房,给他安排工作,定期的与他协调工作,汇报他的工作情况。我们的首次申请两年前获得通过,第一个志愿者已完成任期工作回国。目前,第二次申请报告也已经国家科技部转给了日本方面,而且也通过了JICA的考察,新的志愿者教师预计下个学期就可以过来。我们申请该项目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这个资源,用其所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通过其教学为学生拓展更多与日本社会、文化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对日本和日本文化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这一项目在云南也只有我们申请成功,之前还没有其他院校成功申请过,也算是又填补了一个空白吧。

 

蔚蓝日语教育:在云南师范大学日语系的师资力量建设、学科设置等方面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吗?

范主任: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先有人,专业要获得发展还是要尽量多培养自己的教师,完善教师队伍,多送出去深造,提升教学科研水平。除了教学师资力量需要深度培养外,我们现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研究层的队伍建设起来。近期,我们在申请成立一个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就是要借中心这个平台把各方力量聚合起来,共同做一些调查研究,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多元文化内容丰富,里面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只有往深处走一走才会知道其研究价值所在。在调查的基础之上,与我们的友好校际关系大学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或做项目。报告已经交上去了,我们也希望能尽快批下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也算是为以后的年轻老师们铺一条路吧。

 

蔚蓝日语教育:近年来,您个人屡获殊荣,“成人高等教育优秀教师”、“云岭优秀职工”、“先进个人”、“伍达观教育基金”三等奖等等,您是怎样看待这些荣誉的?

范主任:因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走了太多的弯路,40岁前没有专职的从教经历,所以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学习,努力做好每项工作,争取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尽快融入到教师的主流群体中。当然还注意取长补短,做到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以此来获得教学方面的突破。师范大学是我人生职业的最后一站,在此遇到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庆幸有机会参与其中,为此获得一些鼓励,希望没有愧对!

 

范广融教授的故事还在继续,蔚蓝日语教育也从范教授的故事中学到许多。以中国日语教育发展为前提,勇于挑战,敢于尝试。蔚蓝日语教育也会秉持初心,乘势而为!


免费试听课程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