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时限 > 升学资讯 > 高考日语 > 正文

第六时限教师手记:用差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来源:第六时限
日期:2020-11-20 10:45:51
浏览次数:1730

作者 | 张展铭  第六时限新汶中学日语教师

我希望通过和大家分享我所经历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大家。当然,如果用哪些问题处理的不够妥当,欢迎大家给我提供建议,希望给为老师多多指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学生不背单词、上课愿意说话,接茬、愿意和老师顶嘴等等。现在请允许我来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教室


一、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和透明

我们都是从高中时代过来的,都在高中时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过期待,也对当时自己的成绩感到担忧过。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会上什么样的大学,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以现在的高中生,尤其是学习高考日语的高中生的心里是非常的迷茫和无助。

因为学习高考日语的学生们都是在中考当中英语成绩十分低的同学,有的甚至是二三十分,他们在选择高考日语的时候,骨子里会带着一种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心态。因为他们害怕选择了高考日语,会让学习高考英语的人看不起,害怕自己低人一等、害怕自己在学习日语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克服,特别终导致失败。

他们担心父母的钱白白的浪费,对不起家人的期待。但与此同时,他们在选择高考日语的同时,还带着一份希望,希望通过高考日语正式的咸鱼翻身、屌丝逆袭。通过两种心态相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们在一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大多数同学的心里是不安的。理解他们学习日语的心态,我认为是首要的,就像是中医给病人看病一样,做到望、闻、问、切,知道学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病因”也就知道了,开药方也就容易了。那么如何让老师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呢?下面我就要介绍我的第二个观点,把学生当成“自己人”。


二、把学生当成“自己人”

我们从小在家都听过爸爸妈妈这样的一句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正因为这样的一句话,从小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都认为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所以说作为学生,跟老师始终存在着距离感。有的老师可能比较严肃,不太愿意和学生有太多的交流,害怕影响到作为老师的“权威”。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和学生保持距离,或者是少交流,在表面上老师的威严和权威得到了维护,但是如果放在课堂上的时候,你刚交完一个新的知识点,你问大家会不会时,有的学生会不会因为对你感到“害怕”隐瞒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一旦隐瞒,放在平时还好,考试的时候出现问题那就是大的错误,因此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师生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我自己的观点是,作为老师,一定要放下自己作为老师的“架子”,开诚布公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不一定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和学生们一起聊聊天,打打球什么的,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的过来的,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是敌对的。有的老师可能会问,如果和学生走的太近,不把老师当回事怎么办?那么如何维护自己作为老师的权威,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我的第三个观点“做一个让学生开眼看世界的老师”。


三、做一个学生开眼看世界的老师

我们都是日语专业毕业的,我们在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背单词和语法,我们除了专业课之外也上过一些如“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语翻译与理论”、“旅游日语”和“商务日语”的课程,有的老师甚至出国留学过、工作过。可以说,我们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了一门语言,同时也学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在日常的授课或者是课下,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大学学习日语的经历,出国留学的经历,甚至可以让他们了解未来日语就业的前景,让他们知道学习日语并不是死板的,它也是灵活的,甚至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学好日语未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的经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老师的经历越丰富,懂得越多,学生自然对老师产生敬佩感,自然也就维护到了老师的权威性。这种经历不仅仅是学习日语的经历,也可以是生活当中的经历,比如说在高中时期老师自己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方法,都可以拿来和学生交流。


四、教书和带兵是一个道理

古人曾经说过“慈不掌兵”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样,平时如果不多加练习,不读做题多背单词,那么上考场的时候肯定就“抓瞎”。平时多流血,上阵少丢命。这个道理,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我曾经和我的学生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你们以后的“工资”你们现在必须给我玩命的学。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学历、能力、家境、背景,都是考量一个人的关键因素。(个人观点)我很欣赏白岩松的一句话“你要是不努力,你能拼得过富二代吗?”

与此同时,作为“统帅”的老师们,也应该知道,自己是和学生们处于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每次考试之后可以对学生们提供适当的“论功行赏”,和“杀伐决断”。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去面对和克服,遇到学生不懂的语法,不要心急,慢慢来,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保驾护航。正所谓和学生们“同享福,共患难”


五、对调皮捣蛋的、还说话的学生要和他们处成“哥们”

这一类的学生虽然比较“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学习不好,其他都是优点。他们在自己的班级里,在学生们的心中甚至是“核心人物”也是同学们眼中的:“孩子王”。举个例子,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有一次在放学的时候一个劲儿的敲办公室的门,我去开门的时候它就跑了,特别可气的时候,我课间的时候正在教室给有问题的同学讲题,他一个劲儿的还在敲,给我气的直接从五楼教室追到了一楼大厅,我把他批评了一顿后,问他为什么总在办公室门口敲,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哭笑不得,他说:

“老师,我就想知道你上高中的时候有没有黑历史”。

那你就直接跟我说不就得了,非得要调皮捣蛋吗?

“你上课的时候不怎么关注我”

他回答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那些在老师眼中的“差生”,在内心当中都缺乏老师的关注度,因为老师觉得他们“品行不端正、上课不认真”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归到了差生的行列里,他们的内心是极度的不自信,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一个认可”。所以加大对他们的关注度,不仅仅学习,甚至是生活,比如,我甚至还和他聊过问他喜欢班级里哪个女孩儿,哪个女生特别漂亮,哪个老师特别烦人的这种敏感问题。他对我十分的坦诚,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还和他聊过我的大学生活,和我在高中生活中“特别美好的回忆”和“特别难熬的岁月”。当然,我也对他的事情进行严格保密,哈哈哈。

因此,极度的头脑开放和透明,并正确的引导他们,让他们少犯错、不犯错,才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人生上的,跟调皮捣蛋的学生处成“哥们”连特别硬的“刺儿头”都臣服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好办了。

我想说的就是这些,当然其中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并指教,谢谢!

免费试听课程